近日,有中国公民驾车入境俄罗斯时,遭到了野蛮执法,此事在网上引发了巨大争议,中国驻俄使馆人员接到求助电话后,已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进行交涉。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发布的信息,相关情况如下:
这一事件,发生于7月29日,当时5名中国公民准备驾车自哈萨克斯坦阿斯特拉罕州卡拉乌泽克口岸入境俄罗斯,期间中国公民遭俄方边境管理人员注销旅游签证,及拒绝入境。
(相关资料图)
俄哈边境管理站
中国使领馆人员,经了解事情原委确认相关状况后,已要求俄方为当事人提供入境便利。
之后当事人上传的视频反映,俄方人员对其进行长达4小时的反复审查,我使馆分别向俄罗斯外交部、边防总局、安全总局提出交涉。
我使馆方面指出,俄方野蛮执法、过度执法的行为损害了中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与两国友好交流的趋势不符,中方要求俄方查明原因,消除恶劣影响。
中国驻俄大使馆
俄方表示,相关情况为单一事件,欢迎中国公民赴俄,不存在任何歧视政策和行为,初步核实事发原因为“中国公民签证目的地与实际目的地不符,违反相关规定,导致拒绝入境”。
中方已要求俄入进一步调查执法情况,给出一个满意答复。
导致此事引发强烈反响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中国公民利益受损,二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国不断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站队,中俄之间的任何动向,就会引起西方社会的紧切关注,三,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很多中国人对俄感情复杂。
中俄关系
各种原因交织之下,人们的观点就很难一致,老牛觉得,此事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
首先,坚决维护中国公民的权益。
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俄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双方形成了背靠背的局面,两国经贸活动得以大大加强,人民币结算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些人因此觉得,对于一些纠纷中国人应该忍让,但这种观点,并不妥当。
中俄两国在经贸与金融层面进行合作之时,中俄两国在民间层面的交流也应该得到保障,这种要求不但不过分,反而有助于两国关系的更进一步发展,俄罗斯方面,理应对此作出积极回应。
中俄友好
相信中国驻俄使领馆最后一定会处理好这一事件。
其次,对相关事件的讨论,不应该上升到对两国战略关系的质疑。
一直以来,美国都在千方百计的挑拨离间,试图不让中俄两国靠近,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的国家,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二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
西方国家想同时压垮中俄两国,这绝无可能,一些有远见的美国地缘政治家早就指出,中俄联手是美国的噩梦。
2021年美国总统拜登还试图“联俄制华”,但在当年的“普拜会”结束后,这一构想已经破产,在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美国已经义无反顾的走上了同时打压中俄的道路。
普拜会
这一年多下来,美国没能看到预期的成效,反倒是美国金融霸权,已在债务危机和国际“去美元化”浪潮的冲击下岌岌可危,这让美国再次意识到,分化中俄两国的重要性。
美国长期掌握着舆论话语权,擅长利用网络在各国内部制造矛盾,所以对于美方影响和操控舆论走向的做法,不能不心生警惕。
最后,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
既然谈到俄罗斯,就不能不提俄乌冲突,因为美国一直以此为突破口,试图影响中国的外交立场,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高官,不断散布“中国军援俄罗斯”等不实消息。
布林肯
美国企图以此来抹黑中国形象,营造对中国不利的国际氛围。
中国不会被美国所带动,中国依然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目前中国外交部已经宣布,应沙特邀请,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将赴沙特出席乌克兰问题国际会议。
中国公民入境俄罗斯一事,能引发了这么多层面的思考,与美国的遏华战略有莫大关系。
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以为轻松能够遏制中国,但招式用尽也没能把中国怎么样,拜登政府上任后,在强化特朗普原有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了更多隐藏在水下的手段。
特朗普贸易战
如今美国步步向逼近中国,祭出的招式越来越绵密与狠辣,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美国都不会放过。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捉摸不定了,人们对于不同事件的看法,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议。
不过越是在这时候,中国人越是需要保持平常心和定力,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再次安然渡过历史的险滩。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海峡供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皖ICP备2022009963号-10 联系邮箱:396 029 142 @qq.com